太陽村鎮(zhèn)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2024年,太陽村鎮(zhèn)在柳南區(qū)委、區(qū)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工作實際,扎實推進鄉(xiāng)鎮(zhèn)法治建設各項任務?,F(xiàn)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法治思維,壓實法治責任
(一)堅持問題導向。
鎮(zhèn)黨委嚴抓意識形態(tài)責任落實,將法治建設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核心動力,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針對上年度專題述法會議反饋問題,逐條認領、對照整改,全年共召開12次法治建設專項部署會議,均已按要求整改完畢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堅持民主集中制。
建立鎮(zhèn)班子成員碰頭會制度,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深入探討解決重大問題,確保法治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全年攻堅“退桉還耕”、撂荒地整治,完成耕地復耕948畝,“非糧化”治理930畝,油茶造林1291畝,糧食種植1.69萬畝;推進市政自來水管網(wǎng)改造工程,惠及7個行政村29個屯、3317戶1.35萬人;排查走訪9500多戶攻堅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行動,守牢群眾生命線。
二、深化普法宣傳,營造法治氛圍
(一)普法活動形式多樣。
深入開展“八五”普法,重要節(jié)日時間節(jié)點,同步推進法律“六進”活動,圍繞憲法、民法典、黨內法規(guī)知識以及國家安全、禁毒、消防、反詐APP、校園安全、企業(yè)安全、食品安全重點領域發(fā)力,全年文化下鄉(xiāng)、法治課堂、禁毒課堂20余場,覆蓋群眾4000余人,發(fā)放宣傳資料2萬多份。
(二)普法培訓提質增效。
將鎮(zhèn)、村兩級干部、黨代表、人大代表以及法律明白人帶頭學法、用法、普法納入年度培訓計劃,全年組織參觀教育基地7次700余人,組織培訓8場900余人次,11名行政執(zhí)法證干部完成在線培訓,70名在編干部完成線上學法用法考試,培訓村級“法律明白人”140名,形成大普法機制和法治氛圍。
(三)普法陣地便捷覆蓋。
?全鎮(zhèn)設立教育陣地34處,大型廣告25處,在鎮(zhèn)全民主題公園內設置有普法“小課堂”,每天通過大屏幕播放科普、反詐、禁毒、民法典公益片;開通太陽村鎮(zhèn)微信公眾號,每日發(fā)布日常工作及普法稿件、案例解讀,點擊量達萬次。
三、優(yōu)化治理體系,堅持依法治鎮(zhèn)
(一)堅持法治思維,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全年核實處理各類事務947項,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行動,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化解涉法涉訴信訪積案5起;形成了常態(tài)化矛盾糾紛聯(lián)合排查、調解格局,化解多起農(nóng)民工欠薪事件和近200畝林地權屬使用和收益分配爭議,化解矛盾糾紛58件金額120余萬元,推動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強化法律服務,保障基層群眾權益。
積極推動便捷式的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工作,全年民事糾紛訴調對接2起,行政應訴3起;審核了127 份村集體經(jīng)濟合同和土地流轉合同的合法性,為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四、推動法治創(chuàng)新,打造亮點工作
一是成立太陽村鎮(zhèn)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搭建企業(yè)和商會的“連心橋”,推動了麻鴨培育、肉鴨屠宰冷鏈倉儲、興豐礦業(yè)、食用菌示范基地等多個項目落地實施,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
二是成立了“小潘工作室”,發(fā)揮第一書記作用,為群眾提供專業(yè)司法服務6次、糾紛調解8次等,受到了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
五、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一是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夠系統(tǒng)深入;
二是法治意識在基層治理和重點民生領域還需加強;
三是聯(lián)動機制在解決熱點問題上需完善,信訪維穩(wěn)力度需加強。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認知不足,部分干部群眾對法治建設重視不夠;
二是制度執(zhí)行不力,法治制度體系尚不完善;
三是資源保障薄弱,基層法治教育資源匱乏。
六、下一步計劃
(一)堅持責字為重,堅持黨對法治建設工作的絕對領導。開展調查研究,提高決策水平,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路,防止“不作為”、“不當作為”和“亂作為”。抓好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并舉,切實用法治保障群眾利益融入覆蓋全域,形成有效的基層法治格局。
(二)堅持學字為先,樹牢法治思維。大力推動鎮(zhèn)、村兩級黨員干部持續(x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繼續(xù)帶頭利用好“學習強國”“法律明白人”等平臺加強學習。加強村委領導,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使依法履職、依規(guī)辦事成為行動和思想自覺。
(三)堅持干字為要,緊緊圍繞經(jīng)濟項目、民生福祉,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加強隊伍人才建設、人員培訓,拓寬基層治理渠道。做好“黨建+”“法治+”“農(nóng)業(yè)+”文章,讓人工智能DeepSeek、豆包等為法治建設履職賦能,提高普法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推動普法工作從“要我學法”向“我要學法”轉變,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
?